乾磨與濕磨的差別
乾磨與濕磨是材料加工中兩種常見技術,前者無需液體,適合粗加工且成本低,但會產生粉塵;後者使用冷卻液以減少摩擦及熱能,適合精細加工,提升成品質量,但成本較高。選擇需根據加工需求、材料特性及環境考量。
機械拋光比化學拋光更環保的原因在於,它沒有使用腐蝕性或有毒的化學溶液,從而減少了對環境和操作人員的危害。同時,機械拋光產生的廢棄物主要是固體磨料或粉塵,相對易於回收和處理,對水源和土壤的污染風險較低。這使得機械拋光成為在追求可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製造過程中的優先選擇。
碳盤查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基本門檻。無論是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清潔競爭法案(CCA)等國際政策,還是參與碳權交易市場,企業都需要精確的碳排放數據來確保合規與成本控制。同時,消費者對環境永續的關注日益提高,產品的碳足跡透明化將直接影響品牌聲譽和銷售競爭力。
台灣致力於推動2050淨零排放與碳中和,透過能源轉型、碳捕集技術與林業碳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提升碳移除能力。政府、企業與公民的共同努力,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
碳盤查對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不僅可以幫助企業評估碳足跡,還能促使減少能源消耗、提升效率,並提升在市場中的形象。在推行碳中和目標的全球趨勢下,碳盤查已經成為企業和組織實踐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政策的重要一環。
宏崴專注於物理拋光技術,並在超硬磨料和稀土原材料領域有豐富經驗,更致力於低污染的拋光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對於環保永續發展和高效能的需求。
本章介紹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評估框架,幫助企業從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方面強化自身的永續競爭力。分析CSR與SDGs三者的不同更深入了解企業如何評估項目與方向,透過實踐ESG,企業不僅能夠達到合規要求和提升聲譽,還能建立更強的風險抵抗力與信任度,為利害關係人創造長期價值。在全球對永續發展關注日益增加的背景下,ESG已成為企業成功經營與負責任經營的重要指標。
本篇將著重於結合劑的介紹,結合劑是磨具製造中的關鍵材料,直接影響磨具的性能、應用範圍和使用壽命。根據不同的加工需求和材料特性,結合劑可以分為多種類型,最常見的包括金屬結合劑、陶瓷結合劑、樹脂結合劑和電鍍結合劑等。每種結合劑都有其特定的優勢和局限性,適合不同的磨削應用。在選擇結合劑時,根據需求來權衡這些材料的優缺點。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金屬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元化,金相材料科學分析(簡稱金相)也愈來越重要,如何有效提升產品品質、降低製程成本,好的金相研究是一大助力
本篇我們將帶大家展開來講講如何完整的執行金相研究流程與一些注意事項,其中好的金相研究,研磨與拋光是當重要的步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