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氧化鈰打造超高性能熱開關:北海道大學的新突破

在電子設備、節能科技與新型顯示技術的發展中,「如何控制熱量」已成為重要課題。近年備受關注的熱電晶體,也就是俗稱的「熱開關」,提供了一種以電訊號調節熱流的新方法。北海道大學研究團隊近期宣布,他們成功利用普通而廉價的二氧化鈰,製作出性能遠超以往的全固態熱開關,使熱管理技術向實用化大大邁進。

過去的高性能熱開關通常依賴鈷或鎳等稀有金屬作為活性層,這些金屬同時被大量使用於鋰電池中,隨著需求飆升面臨資源壓力。北海道大學此次的創新之處,在於捨棄稀有金屬,改用平價且地球儲量豐富的二氧化鈰。這種材料其實就是玻璃產業中大量使用的拋光粉,取得容易、成本低廉,卻在熱控制領域展現出令人意外的高潛力。

研究團隊由博士後研究員約翰·阿倫、教授大田弘道,以及研究生吉村光夫組成。他們成功證明,即使使用如此常見的材料,也能做出效能超越先前技術的高階熱控元件。

研究團隊將二氧化鈰作為活性層製成全固態熱開關後,在空氣中加熱到 280°C,再透過電訊號改變材料的電化學狀態,以達到切換熱傳導率的效果。當材料處於還原狀態時,它的熱傳導率顯著降低,而在氧化狀態時,熱量傳導則大幅提升。

最還原狀態的熱傳導率約為 2.2 W/mK,而在氧化狀態則達到 12.5 W/mK。開啟與關閉之間的熱傳導率差距相當驚人,切換範圍高達 10.3 W/mK,約為既有使用 SrCoOx 或 LaNiOx 薄膜熱開關的兩倍,並且運作穩定可靠。

這種性能上的突破意味著熱開關能更加靈敏且有效率,在各式熱管理應用中都能大幅提升功能性。

這項成果不僅是材料上的突破,也是熱管理科技實用化的重要里程碑。能夠以電方式切換熱導率的技術,未來可望被運用在熱顯示器上,透過不同的熱對比呈現影像或資訊,開啟不同於傳統螢幕的顯示方式。此外,在智慧散熱、廢熱利用或下一代熱邏輯元件中,這種高性能熱開關也將扮演關鍵角色。

北海道大學研究團隊表示,他們早在 2023 年和 2024 年就研發出兩代全固態熱開關,但它們仍需使用稀有金屬材料。本次透過二氧化鈰取得的成果,象徵著熱開關技術正式從「實驗可行」邁向「可量產、可普及」,大幅拉近其實際應用的距離。

這項研究已於 2025 年 1 月 2 日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並同步提出專利申請。研究團隊接下來將致力於改變材料的微細結構,以進一步提升導熱切換性能,同時也將著手製作熱顯示器的原型,讓這項技術真正走向日常應用。

北海道大學的研究成功證明,尖端科技不一定得依賴昂貴或稀缺的材料。地球上儲量充足、甚至常被視為普通工業材料的二氧化鈰,也能透過巧妙設計成為突破性的高性能熱開關核心。這項成果不僅提升了熱管理元件的效率,也加速了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的速度,預期將在節能、顯示、電子設備與未來的熱控制領域帶來深遠影響。

參考資料:

  • 以二氧化鈰開發出高性能熱開關,熱傳導率切換範圍可望倍增
  • 利用普通材料實現超高性能熱開關-加速開發實用型熱控制裝置-(大田弘道教授,電子科學研究所)

(首圖來源:北海道大學)


研磨方面 我們提供客製化調整,可以依加工需求調整比例已達最高效率

如果看完內文還是不知道怎麼挑選最適合的。

歡迎跟我們聯絡,我們會有專人為您解答

如有需要訂製報價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客服時間:周一至周五09:00~18:00

電話:07 223 1058

有想了解的題材或電話說不清楚的都歡迎私訊臉書~~

宏崴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onwaygroup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wpb-random-posts]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