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全新制度上路:培育鑽石分級邁入「雙軌時代」

美國寶石研究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GIA)自1931年成立以來,一直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寶石鑑定與教育機構。它所建立的「4C分級標準」──Color(顏色)、Clarity(淨度)、Cut(切割)、Carat(克拉)──成為全球評價鑽石品質的共同語言。

然而,隨著實驗室培育鑽石(Lab-Grown Diamond)市場的蓬勃發展,GIA於2025年宣布一項歷史性革新:將不再沿用傳統4C標準,而採取全新的「Premium/Standard」雙層分級制度,正式為培育鑽石建立專屬評價體系。

培育鑽石是透過高壓高溫法(HPHT)或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在實驗室中製造而成。

這些鑽石的化學成分、晶體結構與光學特性與天然鑽石完全相同,皆為純碳(C)構成,擁有相同的硬度(10 Mohs)與折射率(2.42)。

唯一的差別在於它們的製成:

  • 天然鑽石源於地殼深處、歷經數十億年形成。
  • 培育鑽石則由人類以科學技術在短時間內生長。

這種可控的生產方式讓培育鑽石價格更親民,同時兼具環保與倫理價值,也因此逐漸受到市場青睞。

GIA(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所制定的 4C 分級系統,是鑽石評價的全球標準,包括 顏色 (Color)、淨度 (Clarity)、切割 (Cut)、克拉 (Carat) 四大項目,每一項都影響鑽石的美感與價值。

顏色(Color)

鑽石的顏色主要指「無色程度」,對鑽石的視覺美感影響極大。

評分範圍:D(最無色)到 Z(明顯黃色或棕色)

分類

  • 無色 (D~F):最珍貴,色澤極少,可呈現純淨透明效果。
  • 近乎無色 (G~J):肉眼幾乎看不出色差,但價值稍低。
  • 微黃 (K~M)、輕淺黃 (N~R)、淺黃 (S~Z):色澤明顯,價格較低。

影響:顏色越接近無色,鑽石在光線折射下的閃爍與亮度越佳。

淨度(Clarity)

淨度指的是鑽石內部或表面的雜質與瑕疵,稱為「內含物(Inclusions)」或「表面缺陷」。

評分範圍與等級

  • FL(Flawless):完美無瑕,無任何內含物或表面缺陷。
  • IF(Internally Flawless):內部無瑕,僅表面可有極微小痕跡。
  • VVS(Very Very Slightly Included):極微小內含物,需10倍放大鏡才能看到。
  • VS(Very Slightly Included):輕微內含物,放大鏡可見。
  • SI(Slightly Included):可見小內含物。
  • I(Included):明顯內含物,影響透明度和亮度。

影響:內含物越少,鑽石越稀有、越有價值。

切割(Cut)

切割是唯一由人為決定的 4C 項目,決定鑽石如何折射光線,是鑽石美觀的核心因素。

等級:Excellent (EX)、Very Good (VG)、Good (G)、Fair (F)、Poor (P)。

評估標準

  • 比例(Proportion):鑽石各面角度是否合理。
  • 對稱性(Symmetry):切面排列是否精確對齊。
    • 定義:鑽石表面最後加工的細磨工藝,影響亮度(Brightness)。
    • 等級:EX、VG、G、F、P。
    • 注意:拋光等級 EX、VG、G 之間肉眼幾乎無法區分,通常只要 G 以上即可保持外觀完美。
    • 建議:預算充足可選 EX,確保最高亮度。
  • 拋光度(Polish):表面是否光滑細緻。
    • 定義:鑽石切刻面排列是否精確對齊。
    • 等級:EX、VG、G、F、P。
    • 影響:若切面不對稱(如 Table 偏離中心或多個切面畸形),會降低光線折射與鑽石價值。

影響:切工良好的鑽石能最大化光線折射與閃爍,視覺效果最亮眼。

補充:拋光度與對稱性屬於切工細分項目,雖然對價格影響不如顏色與淨度明顯,但對鑽石視覺效果至關重要,尤其在高品質鑽石中差異會更明顯。

克拉(Carat)

克拉指鑽石重量,1 克拉 = 0.2 克。

影響價值:重量越大,價格通常越高,但同時需考量其他 3C 條件。

注意:大克拉不等於高品質,鑽石的閃耀度、顏色與淨度仍是價值核心。

GIA指出,4C體系的邏輯建立在天然鑽石「難以複製」的自然稀有性上。然而,培育鑽石在可控環境中誕生,顏色與淨度皆可大量重現。

GIA研究數據顯示,市場中超過95%的培育鑽石的成色與淨度集中在極窄範圍內(D–H色、VVS–VS淨度),使得傳統連續分級譜系失去意義。因此,GIA自2025年起決定將培育鑽石獨立評級,採用更具描述性與層級感的雙重制度,以反映其實際品質區隔與市場價值。

根據《Rapaport》2025年8月27日報導,GIA將於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的培育鑽石分級制度,分為兩大等級:

Premium 等級(高標準認證)

僅授予極少數頂級品質的培育鑽石,條件如下:

  • 顏色(Color):D(最無色)。
  • 淨度(Clarity):VVS或以上。
  • 車工(Cut):圓鑽需達Excellent。
  • 打磨與對稱(Polish & Symmetry):皆須為Excellent。

由於能符合此條件的培育鑽石不到5%,因此擁有Premium認證即象徵「頂級稀有」與「品質保證」。

Standard 等級(標準認證)

代表符合一般高品質市場需求的培育鑽石:

  • 顏色:E–J。
  • 淨度:VS。
  • 打磨(Polish):Very Good以上。
  • 對稱(Symmetry):圓鑽需Very Good,Fancy切割需Good。

品質低於上述標準者,GIA將不再出具分級證書。

這項制度不僅是命名上的改變,更是評價邏輯的重塑。GIA藉由「Premium/Standard」雙層架構,建立起培育鑽石獨立於天然鑽石的市場地位。

稀缺性再定義:能通過Premium的培育鑽石極為罕見。

保值性提升:Premium 認證成為品質與價值的象徵。

市場透明化:消費者可更清楚辨識不同品質層級。

制度化分流:天然與培育鑽石正式走向雙軌評價,避免市場混淆。

GIA此舉象徵著全球鑽石產業的重大轉折──從共用評級邏輯,邁向分制管理的新時代

隨著培育鑽石的技術持續進化與接受度提升,Premium與Standard制度的建立,讓市場更有依據區分品質,也為培育鑽石的價值重新奠基。


  1. 鑽石基板>>>從珠寶到半導體:鑽石成為新世代導熱材料的關鍵角色
  2. 鑽石出口管制>>>中國實施人造鑽石出口管制:全球供應鏈與台灣產業面臨新挑戰
  3. 鑽石>>>磨料-鑽石介紹
  4. 鑽石工具>>>鑽石磨(工)具都有哪些呢?
  5. 工業鑽石的多元應用>>>工業鑽石的多元應用:半導體、研磨拋光與高功率元件的關鍵利器
  6. 合成鑽石>>>合成鑽石有哪些種類及製作方法?該如何選擇?
  7. 鑽石在機械產業>>>鑽石在機械產業的關鍵應用:從塗層到精密零件的全面革新
  8. 鑽石薄膜>>>鑽石薄膜(DLC)技術與多元應用全解析

研磨方面 我們提供客製化調整,可以依加工需求調整比例已達最高效率

如果看完內文還是不知道怎麼挑選最適合的。

歡迎跟我們聯絡,我們會有專人為您解答

如有需要訂製報價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客服時間:周一至周五09:00~18:00

電話:07 223 1058

有想了解的題材或電話說不清楚的都歡迎私訊臉書~~

宏崴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onwaygroup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wpb-random-posts]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