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鑽石極限:砷化硼成為新一代高熱導化合物半導體的希望之星

長期以來,鑽石被視為自然界中最優異的導熱體,其熱導率高達 2,000 W/mK,使其成為高功率電子與散熱元件的理想材料。然而,美國休士頓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於《Materials Today》期刊發表的成果,成功證實一種名為砷化硼(Boron Arsenide, BAs)的化合物半導體,在室溫下的熱導率竟高達 2,100 W/mK,正式超越鑽石,成為全球導熱性能最優異的材料之一。這項發現被視為近十年熱傳導領域的重大突破,也重新定義了我們對「完美導熱體」的想像。

砷化硼是一種由硼(B)與砷(As)組成的 III–V 族化合物半導體。它同時擁有寬能隙(Wide Bandgap)、高電子與電洞載子遷移率,以及極低的熱阻抗等優點。早在 2013 年,波士頓學院物理學家 David Broido 便曾預測,理想條件下的砷化硼晶體能達到與鑽石相當的導熱性能。

然而,後續理論模型因考慮「四聲子散射」效應而修正為僅約 1,360 W/mK,導致科研界普遍認為其無法超越鑽石。直到休士頓大學團隊透過改良合成技術與高純度原料,再度推翻了這項假設,成功將熱導率提升至前所未見的 2,100 W/mK

在固體材料中,熱能的傳遞主要依賴「聲子(phonon)」運動。

研究顯示,砷化硼的聲學聲子與光學聲子之間存在極大的頻率差,能有效抑制能量散射,使熱流幾乎無損傳遞。

研究團隊進一步指出,透過提純砷原料降低晶體缺陷密度,能顯著提升晶體品質。最終,他們利用「時間域熱反射法(TDTR)」進行多批樣品測試,證實導熱係數穩定達到 2,100 W/mK,創下歷史紀錄。

相較於需在高溫高壓下合成的鑽石,砷化硼可在常壓環境下以化學氣相傳輸(CVT)或化學氣相沉積(CVD)方式製備,製程更簡單、成本更低,且能直接整合於現有半導體製程中。

此外,砷化硼屬於等向性材料(Isotropic),可在各方向均勻導熱,這一特性讓它在晶片封裝與散熱模組中具備明顯優勢,尤其適用於 AI 晶片、功率元件、資料中心伺服器 等高耗能系統。

「我們相信我們的測量結果,也意味著理論必須被修正。」研究通訊作者、休士頓大學物理系教授任志峰表示。這項研究不僅推翻了既有理論,也揭示了砷化硼可能成為顛覆性熱管理材料的潛力。

與矽(Si)相比,砷化硼兼具高導熱性、寬能隙與高載子遷移率,使其同時具備優秀半導體與高導熱體的雙重特質。任教授形容:「這種新材料太完美了,所有優點都集中在一起,這在其他半導體材料中前所未見。」

隨著晶片尺寸縮小、3D 堆疊結構興起,功耗密度大幅上升,傳統散熱技術如液冷與氣冷逐漸面臨瓶頸。砷化硼的問世,為材料層面的創新提供新解。未來它有望被應用於:

  • 功率半導體元件的散熱層或基板
  • AI 與 HPC 晶片封裝的高導熱介面材料
  • 資料中心與通訊設備的熱管理模組

這些應用不僅能降低能耗、延長元件壽命,也能支撐更高效能的電子系統運作。

目前,該研究由休士頓大學德州超導中心領導,並與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波士頓學院、聖母大學及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等機構合作進行。研究計畫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 280 萬美元,並由工業界夥伴 Qorvo 提供技術支持。

團隊計畫持續優化材料合成與純化方法,以挑戰理論極限。任教授也呼籲理論物理學家重新檢視熱導模型,開啟新一輪材料創新探索。

他總結道:「理論不應該限制發現的可能。這次,我們證明了,真正的突破往往就藏在被忽略的假設之外。」

砷化硼的誕生,代表著導熱材料與半導體科學的新里程碑。它不僅在數值上超越鑽石,更在可製造性、整合性與應用性上展現現實可行的優勢。隨著科研持續深入,這種新興材料有望成為高效能電子與散熱技術的核心,為未來的晶片與能源管理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資料來源:

  • 砷化硼導熱性能超越鑽石,有望成晶片散熱新材料
  • UH Researchers Help Break Thermal Conductivity Barrier with Boron Arsenide Discovery

(首圖來源:University of Houston)


研磨方面 我們提供客製化調整,可以依加工需求調整比例已達最高效率

如果看完內文還是不知道怎麼挑選最適合的。

歡迎跟我們聯絡,我們會有專人為您解答

如有需要訂製報價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客服時間:周一至周五09:00~18:00

電話:07 223 1058

有想了解的題材或電話說不清楚的都歡迎私訊臉書~~

宏崴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onwaygroup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wpb-random-posts]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