鍺(Germanium, Ge)──從門得列夫的預言到現代半導體核心材料

在半導體與光電產業中,有一種元素雖然不像矽一樣廣為人知,卻在歷史與現代應用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就是 鍺(Germanium, Ge)。自 1886 年被發現以來,鍺便以其獨特的 半導體特性、優異的紅外線透光性與高純度可控性,逐步成為電子、光纖通訊、紅外線光學及太陽能電池等關鍵技術的核心材料。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鍺的歷史來源、物理與化學性質、純度規格,以及它在半導體與其他產業中的廣泛應用。

目錄

1869 年,俄國化學家門得列夫在提出《化學元素週期律》時,預測了矽與錫之間應存在一種未知元素,他將其暫名為「擬矽(Ekasilicon)」。直到 1886 年,德國化學家 克萊門斯·溫克勒(Clemens Winkler) 在一種稀有的硫銀鍺礦(Argyrodite)中發現了新元素,並以其祖國「德國」的拉丁文 Germania 為名,正式命名為「Germanium(鍺)」。

隨後,溫克勒製備了多種鍺化合物,進一步驗證了其物理與化學性質,印證了門得列夫的預測,成為元素週期表的重要里程碑。

鍺,化學符號 Ge,原子序數 32,是一種灰白色、有金屬光澤的類金屬。它屬於 碳族元素,化學性質與矽、錫相似,具有良好的 電氣性能與光學性能

鍺是一種重要的 半導體材料,在現代產業中地位舉足輕重,應用於光纖通訊、紅外線光學、太陽能電池、核子探測與電子元件等領域。

  • 原子量:72.61
  • 密度:5.35 g/cm³
  • 熔點:938.25℃
  • 沸點:2830℃
  • 外觀:灰白色固體,質硬但脆
  • 折射率:4.0034(適合紅外線光學)
  • 熱導率:59.8 W/m·K
  • 比熱容:319 J/kg·K
  • 楊氏模量:102.7 GPa
  • 努氏硬度:780

鍺在凝固時會 體積膨脹,與水、矽等少數物質有相似特性。

  • 在 250℃ 下會緩慢氧化生成二氧化鍺(GeO₂)。
  • 不溶於稀酸與鹼,但可溶於濃硫酸。
  • 與熔融的強鹼反應可生成鍺酸鹽(GeO₃²⁻)。
  • 常見化合物包括 四氯化鍺(GeCl₄)甲鍺烷(GeH₄)
  • 同位素:自然界有 5 種穩定同位素(Ge-70 至 Ge-76)。
  • 光學性能:在 1.8 – 12 μm 的紅外線波段具高透光性,適合製作紅外線透鏡。
  • 機械性能:硬度高,具有良好的加工穩定性。

鍺的應用依賴其純度,不同產業對雜質含量要求嚴格:

規格純度檢測雜質雜質總含量應用範圍
高純鍺(5N)99.999%Al、Ca、Co、Fe、Mg、Ni、Cu、In、Zn、Si、Pb、As<10ppm用於一般電子與光學
超純鍺(6N)99.9999%Al、Ca、Co、Fe、Mg、Ni、Cu、In、Zn、Si、Pb、As<1ppm用於高精度電子與光纖
超⾼氧化鍺(7N)99.9999%Al、Ca、Co、Fe、Mg、Ni、Cu、In、Zn、Si、Pb、As<0.1ppm(其他:Cl<200ppm)特殊應用(Cl<200 ppm)
  1. 半導體元件:早期用於電晶體、二極體、整流器,如今仍是紅外探測器與專用電路的重要材料。
  2. 光纖通訊:鍺摻雜的光纖核心具有高折射率,可提升光傳輸效率,是現代通訊的關鍵材料。
  3. 紅外線光學:由於鍺在紅外線範圍高透光,被廣泛用於紅外線攝影機、熱影像系統與軍事夜視裝置。
  4. 太陽能電池:作為 III-V 族化合物半導體(如 GaAs、InGaP)多接面太陽能電池的基板材料,應用於航太領域。
  5. 化學催化劑:鍺化合物用於聚合反應,推動塑膠與化工製程。
  6. 生物醫學:部分有機鍺化合物被研究於醫學領域。

鍺是最早應用於半導體工業的材料之一:

二戰時期:鍺二極體的誕生

1940 年代,科學家發現鍺具備優異的單向導電特性。1941 年,鍺二極體首次被應用於二戰雷達系統中,成功取代真空管,顯著提升了雷達接收效率,奠定了鍺作為半導體材料的基礎地位。

1948 年:第一顆電晶體

1948 年,美國貝爾實驗室製造出第一顆 鍺電晶體,標誌著固態電子時代的開啟。鍺電晶體快速取代真空管,應用於收音機、計算機與各類電子設備,推動了電子工業的革命性發展。

1950–1970 年代:電子工業的主角

在這段時期,鍺被廣泛用於 電晶體、二極體與整流器,成為電子工業的主流材料。全球鍺的年產量也由數百公斤迅速增長至數十公噸,需求大幅攀升。

1970 年代以後:矽的取代

隨著矽材料的提純技術成熟,矽因更低成本與更佳的熱穩定性逐漸取代鍺,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核心材料。鍺的市場需求因此下降,應用逐漸轉向特殊領域。

現代:重新崛起的高端應用

儘管被矽取代,鍺憑藉獨特優勢,仍在現代半導體中佔有一席之地:

  • 矽鍺合金(SiGe):廣泛應用於射頻元件、高速積體電路與低功耗裝置。
  • 光纖通訊:作為摻雜材料,提高光纖核心折射率,提升光訊號傳輸效率。
  • 多接面太陽能電池:鍺基板能支撐 III-V 族半導體薄膜,廣泛應用於航太太陽能電池。

隨著高速運算、光電整合與通訊技術的需求增長,鍺再次展現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欲深入了解金屬原物料如何驅動新世代科技發展,請點擊以下連結,探索它們的特性、應用與市場前景:

  1. 鎵(Ga)>>>鎵(Ga)-從稀有金屬到半導體與新能源的關鍵原物料
  2. 鎘(Cd)>>>鎘(Cd)-從副產品金屬到工業與科技的重要原物料

您也可以直接「聯繫我們的宏崴專家團隊」我們將提供最專業的客製化諮詢與解決方案。


研磨方面 我們提供客製化調整,可以依加工需求調整比例已達最高效率

如果看完內文還是不知道怎麼挑選最適合的。

歡迎跟我們聯絡,我們會有專人為您解答

如有需要訂製報價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客服時間:周一至周五09:00~18:00

電話:07 223 1058

有想了解的題材或電話說不清楚的都歡迎私訊臉書~~

宏崴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onwaygroup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wpb-random-posts]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