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SiC與GaN:化合物半導體研磨拋光技術的突破與挑戰

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作為新世代寬能隙半導體(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s, WBGS),正在顛覆傳統矽材料的應用格局。它們具備耐高溫、高壓、高頻、低耗損等優勢,特別適合電動車、5G/6G通訊、再生能源、快速充電等高效能領域。與矽相比,碳化矽與氮化鎵能在更極端的環境下維持穩定運作,同時大幅減少能量損耗,推動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新階段。

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雖同屬化合物半導體,但各自展現出在高效能電子領域不可替代的材料優勢。

碳化矽SiC

  • 高擊穿電壓:可承受遠高於矽的電壓,適合高壓功率應用。
  • 高熱導率:散熱效率佳,可在高溫環境穩定運作。
  • 低導通電阻:降低能量損耗,提升系統效率。

氮化鎵GaN

  • 高電子遷移率:開關速度快,適合高頻應用。
  • 高頻特性:支援 GHz 級運作,縮小元件體積並提升轉換效率。
  • 低散熱需求:減少散熱系統體積與成本。

兩者不僅突破了傳統矽基材料在功率與頻率上的限制,更為高效能、低能耗的先進電子系統奠定了核心基礎。

氮化鎵的基板生長技術決定了其性能與成本:

氫化物氣相外延法(HVPE)

  • 利用氫氣作為載氣,將氯化氫(HCl)與鎵(Ga)反應生成氯化鎵(GaCl),再與氨(NH₃)反應生成 GaN 晶體。
  • 製程溫度約 1000°C,可快速生長大量 GaN。
  • 缺點:容易產生裂縫與晶格缺陷,晶體品質較差。

氨熱法(Ammonothermal)

  • 利用超臨界氨作為溶劑,在高壓高溫下同時具備液體的溶解能力與氣體的擴散性。
  • 透過氨溶解鎵並沉積生成 GaN 晶體。
  • 優點:溫度較低、能耗低、缺陷密度小,適合高品質應用。
  • 缺點:生長速度慢,製程較複雜。

碳化矽(SiC)的製程不僅耗時且難度高,從基板生長到功率元件製作,每一步都充滿挑戰。

基板製作:物理氣相傳輸法-昇華法PVT

這是目前 碳化矽基板 生產的主流技術,其製程關鍵與挑戰如下:

  • 製程原理:將 SiC 粉體在高溫(約 2,200℃)低壓的密閉環境中昇華,使其蒸氣與 SiC 晶種接觸後凝結、附著,藉此生長出 SiC 晶體。
  • 高難度與長時程:相較於矽(Si)晶棒只需數天即可長出數公尺,SiC 晶棒需要 2~3 週才能長出不到 10 公分,且製程中無法即時監測長晶品質,需等到最後才能確認。
  • 後續加工:晶體生長完成後,還需經過切割、研磨與拋光等多道工序,才能製成表面光滑、符合規格的基板。

磊晶階段:基板上的新結晶

在基板製作完成後,必須進行 磊晶(Epitaxy) 步驟,在 SiC 基板上生長一層新的結晶,以形成功率元件的結構。

  • 技術同步:臺灣在磊晶的基本製程技術方面,已與國際水平同步。
  • 元件設計與新製程:然而,SiC 功率元件的設計與製程技術是相互關聯的。若有新的元件設計,往往需要開發新的製程技術來配合,這方面臺灣仍需更多時間來累積經驗。

在高效能功率元件與高頻元件的製程中,SiC 與 GaN 雖然具有卓越的材料特性,但其超高硬度、脆性及化學惰性,讓研磨與拋光成為整個製程的技術瓶頸。為了更清楚呈現各材料在後段製程中面臨的挑戰,以下將 SiC 與 GaN 分別列出其在研磨拋光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四大難題:

碳化矽SiC的研磨拋光挑戰

  • 極高硬度與脆性:SiC 的莫氏硬度達 9.2,接近鑽石等級,加上高脆性,研磨效率低且加工時稍有不慎就可能產生微裂紋或晶圓崩角,降低晶圓完整率。
  • 化學惰性:SiC 表面化學穩定性極強,傳統 CMP拋光液液難以作用,需引入高活性氧化劑或金屬催化顆粒,才能形成可去除的氧化層。
  • 晶體結構與缺陷:多型結構如 6H-SiC、4H-SiC 具各向異性,研磨速率差異大,微管(Micropipes)與堆疊層錯等缺陷容易在加工中被放大,降低後續製程良率。
  • 表面完整性要求:功率元件對表面平整度及缺陷密度極度敏感,原子級粗糙度偏差可能影響擊穿電壓、漏電流與可靠性。

氮化鎵GaN的研磨拋光挑戰

  • 高硬度與脆性:GaN 的莫氏硬度約 9,切削效率低且高脆性使薄型晶圓容易破裂或崩邊,尤其在大尺寸晶圓加工中風險更高。
  • 化學穩定性:GaN 對酸性與鹼性溶液均具化學惰性,CMP 單靠化學作用去除效率低,需結合特定氧化還原反應或紫外光促進表面反應。
  • 晶體結構與異質外延問題:大部分 GaN 為異質外延生長,界面應力與缺陷密度高,導致研磨時去除率不均,易形成台階或局部凹陷。
  • 表面與介面品質要求:高頻、高功率 RF 元件對表面與介面粗糙度要求極高,原子級劃痕或殘留顆粒可能影響元件穩定性與功率表現。

隨著碳化矽與氮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逐漸成為主流,特別是朝向 8 吋晶圓發展,其極高的硬度與脆性對傳統研磨拋光技術帶來了巨大挑戰。這些材料的莫氏硬度高達 9.2~9.6,容易造成晶圓表面與次表面損傷、翹曲,並影響後續元件效能。

宏崴實業針對 SiC 與 GaN 的物理特性,從耗材、製程控制與設備設計三方面著手,提供全方位的研磨拋光解決方案,協助業界突破瓶頸,實現穩定的製程品質與高良率。

研磨階段:從粗磨到精磨的穩定控制

傳統研磨工具在處理 SiC 與 GaN 時,常面臨加工時間長、次表面損傷(SSD)過深、厚度不均等問題。宏崴透過以下高階耗材,有效解決這些挑戰:

  • 晶圓專用砂輪:採用高硬度、高耐磨配方,能快速去除材料,同時有效抑制微裂紋生成,將表面與次表面損傷降至最低。
  • 宏崴研磨墊:能穩定壓力分佈,確保研磨過程中晶圓不翹曲,精準控制厚度變異(TTV)與翹曲度(WARP),為後續製程打下良好基礎。
  • 奈米級鑽石研磨液:專為高硬度材料設計,透過表面結構改質與球形鑽石顆粒,大幅減少研磨刮痕與殘留應力,減輕後續 CMP 製程的負擔。
  • CMP修整器:在CMP製程中,修整器利用鑽石或其他高硬度顆粒,對拋光墊進行精密修整,去除殘屑與化學沉積物,恢復表面粗糙度,避免長時間使用造成光滑化(Glazing)影響去除效率。

CMP 拋光:實現超平坦無損表面

SiC 與 GaN 元件的效能高度仰賴晶圓的表面平坦度與缺陷控制。宏崴的化學機械拋光(CMP)解決方案,專為化合物半導體鏡面級拋光而設計:

  • 五層結構CMP拋光墊:創新五層結構設計,具備優異的剛性與壓力調節能力,有效控制材料去除率,確保表面均勻性。其微孔與溝槽紋理設計能提升研磨液流動性,降低刮傷風險。
  • CMP修整器:利用鑽石等高硬度顆粒精密修整拋光墊,去除製程中產生的殘屑,防止「鏡面化」(Glazing)現象,確保拋光墊能持續維持穩定的切削力與去除效率。

拋光液:精準化學蝕刻與材料選擇性

在 SiC 與 GaN 的 CMP 製程中,化學蝕刻與材料選擇性是決定最終表面品質的關鍵。宏崴提供專屬配方,確保高效能與低缺陷率:

  • 專用鑽石拋光液:專為化合物半導體拋光設計,導入表面微結構優化與球形鑽石顆粒,能有效降低加工刮痕與次表面損傷,達成無損拋光,進而提升功率元件的散熱與可靠性。

總結來說,宏崴精密透過整合鑽石研磨液、專用砂輪與 CMP 拋光墊等關鍵耗材,提供專為 SiC 與 GaN 設計的高效能、低缺陷率製程解決方案,加速這些先進材料在功率元件、RF 通訊與先進封裝等領域的量產與應用。

隨著高功率、高頻率元件需求的增長,SiC 與 GaN 的應用前景日益廣闊。SiC 憑藉高效率與低能耗特性,在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與車載電力系統中成為核心元件;GaN 則以高頻特性與低功率損耗,廣泛應用於下一代 5G 射頻模組與射頻功率放大器。此外,兩者在航太、衛星通信及高能雷達等尖端領域,也展現出極佳的耐高溫、抗輻射與高功率承受能力。

面對應用需求的快速擴展,研磨拋光技術亦需持續突破。未來挑戰包括大尺寸 SiC 晶圓的均勻加工、GaN 異質外延晶片的精細缺陷控制,以及奈米級低損傷拋光處理的實現。同時,結合智慧化製程與自動化控制,將是提升效率、穩定性與良率的關鍵。宏崴將持續投入研發,整合專屬耗材與智慧化製程,推動 SiC 與 GaN 拋光技術創新,助力高效能半導體元件量產化。


欲深入了解宏崴如何為您的半導體製程帶來突破性效益,請點擊以下連結,探索我們全系列的鑽石研磨拋光耗材與技術詳情:

您也可以直接「聯繫我們的宏崴專家團隊」我們將提供最專業的客製化諮詢與解決方案。


  1. 鑽石基板>>>從珠寶到半導體:鑽石成為新世代導熱材料的關鍵角色
  2. 化合物半導體>>>半導體精密製程的秘密武器:鑽石研磨拋光耗材,高效提升晶圓良率與效能!
  3. 半導體研磨拋光>>>半導體製程中的研磨拋光:從材料選擇到耗材賦能的卓越製程
  4. 研磨拋光耗材>>>創新研磨拋光耗材:驅動半導體產業邁向更高精密度
  5. 超平坦晶圓的關鍵>>>半導體研磨拋光的「薄」學問:實現超平坦晶圓的關鍵
  6. 異質整合與先進封裝>>>迎戰未來:研磨拋光耗材如何助力異質整合與先進封裝
  7. 化合物半導體拋光>>>掌握化合物半導體拋光技術:實現新世代電子元件的高效能

研磨方面 我們提供客製化調整,可以依加工需求調整比例已達最高效率

如果看完內文還是不知道怎麼挑選最適合的。

歡迎跟我們聯絡,我們會有專人為您解答

如有需要訂製報價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客服時間:周一至周五09:00~18:00

電話:07 223 1058

有想了解的題材或電話說不清楚的都歡迎私訊臉書~~

宏崴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onwaygroup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wpb-random-posts]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