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戰略升溫:台灣強化回收再精煉能量,打造自主供應新鏈

中國近日宣布對稀土技術與相關物項實施新一輪出口管制,引發全球供應鏈的緊張情勢。作為全球主要稀土生產國,中國的政策變動牽動汽車、電子與國防產業的神經。台灣雖屬於間接受影響,但為降低外部風險,經濟部已啟動加速計畫,推動國內稀土回收與再精煉產業的發展,目標在2030年前滿足國內三分之一的需求。

中國在10月9日宣布,針對稀土技術及相關物項實施新的出口管制措施。稀土是製造高效能磁鐵、電動車馬達、晶片與軍事設備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長期以來中國掌握全球多數的開採與精煉能量。

此舉不僅引發國際市場的震盪,也使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開始尋求供應鏈多元化,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經濟部長龔明鑫指出,台灣並非直接使用稀土,而是透過美國、日本及歐洲進口含有稀土的零組件或設備,屬於國際供應鏈的一環。因此,雖然中國的管制對台灣屬間接衝擊,但仍可能在供應鏈端造成成本或交期的壓力。

他強調,台灣將密切關注國際情勢,並配合美、日等合作措施,共同應對全球稀土供應風險。

面對外部不確定性,台灣政府早在中國宣布管制前,便與環境部規劃推動循環經濟產業,著手建立國內稀土回收再精煉體系。

該計畫以「從廢棄電器中回收稀土元素」為核心,透過分解與再精煉技術,讓原本需依賴進口的稀土能在國內重新獲得利用。經濟部原訂於2028年啟動計畫,2031年達成國內三分之一需求的供應目標。

隨著中國出口管制產生急迫性,經濟部決定將時程提前至2030年前完成目標。

龔明鑫指出,目前工研院已具備公斤級實驗規模的稀土精煉技術,未來將技術移轉給企業,並協助產業擴大量產規模。

國內已有業者表達投入意願,預期透過政府輔導與產業合作,可望在未來五年內建構具規模的精煉能量,達年產500公斤稀土的水準,滿足台灣約三分之一的市場需求。

龔明鑫強調,面對全球供應鏈變局,台灣將在國際合作與自主發展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與美、日等友好國家協調,確保關鍵原料穩定供應;另一方面強化國內回收與精煉技術,培育自主產業鏈。

這不僅是對短期風險的回應,更是長期戰略布局,讓台灣在關鍵材料領域具備更強的自主韌性與永續發展能力。

中國的稀土管制行動,再次提醒全球高科技產業供應鏈的脆弱性。台灣積極投入稀土回收與精煉,不僅是危機中的應變,更是向前邁進的契機。

在2030年前建立自主稀土供應能力,將使台灣在面對國際變局時,擁有更穩固的材料基礎與產業競爭力。


  1. 鑽石基板>>>從珠寶到半導體:鑽石成為新世代導熱材料的關鍵角色
  2. 鑽石出口管制>>>中國實施人造鑽石出口管制:全球供應鏈與台灣產業面臨新挑戰
  3. 鑽石>>>磨料-鑽石介紹
  4. 鑽石工具>>>鑽石磨(工)具都有哪些呢?
  5. 工業鑽石的多元應用>>>工業鑽石的多元應用:半導體、研磨拋光與高功率元件的關鍵利器
  6. 合成鑽石>>>合成鑽石有哪些種類及製作方法?該如何選擇?

研磨方面 我們提供客製化調整,可以依加工需求調整比例已達最高效率

如果看完內文還是不知道怎麼挑選最適合的。

歡迎跟我們聯絡,我們會有專人為您解答

如有需要訂製報價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客服時間:周一至周五09:00~18:00

電話:07 223 1058

有想了解的題材或電話說不清楚的都歡迎私訊臉書~~

宏崴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onwaygroup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wpb-random-posts]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