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石墨烯揭示拓撲電子晶體:開啟量子計算與新材料時代

近年來,石墨烯因其卓越的導電性、強度及獨特的量子特性,在材料科學與量子運算領域引發廣泛關注。最新研究發現,透過精確扭曲的雙層石墨烯結構,科學家觀測到一種獨特的拓撲電子晶體狀態——電子雖被「凍結」在固定位置,卻能讓電流無阻力地沿著材料邊緣流動,這一發現可能為拓撲量子計算帶來革命性進展。

這項突破性研究由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UBC)、美國華盛頓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聯合進行,並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研究團隊專注於「扭曲雙層石墨烯」的特性,在2018時一群物理學家透過特定角度的「魔角」(約 1.1 度)堆疊兩層石墨烯而產生的,並已知具有超導特性。然而,最新發現進一步揭示,這一結構內部的電子能夠形成完美有序的陣列並同步旋轉,類似於芭蕾舞者在原地旋轉的動作,這使得內部電子保持絕緣狀態,但材料邊緣卻能無阻力地傳輸電流。

UBC 本科生 Ruiheng Su 在研究華盛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Dacen Waters 製作的扭曲雙層石墨烯樣本時,首次觀察到這一現象。實驗證明,邊緣電流的大小由普朗克常數與電子電荷的比值決定,這種量子行為受拓撲特性保護,使其不受環境干擾影響。

研究的關鍵在於「莫爾條紋」(moiré pattern)效應。當兩層石墨烯以微小角度堆疊時,形成一種獨特的幾何干涉圖案。在某些區域,碳原子會直接對齊疊放在一起,而在其他區域則略有錯位,這種排列方式顯著影響電子行為。

UBC 物理學家 Joshua Folk 解釋:「當電子在這種扭曲的石墨烯結構中運動時,其速度會明顯減慢,有時它們會在運動中產生扭曲,就像水流經過排水口時形成的渦流。」這種現象改變了石墨烯內部電子的動力學,使得它們在內部形成晶體陣列,但邊緣電流卻能穩定流動。

研究人員將這種奇異的電子狀態與拓撲數學中的莫比烏斯帶(Möbius strip)相類比。莫比烏斯帶是一種只有單一表面的拓撲結構,即使對其進行變形,仍保持其獨特的數學特性。同樣地,這種拓撲電子晶體的邊緣電流,即便在環境干擾下,也能維持穩定流動。

華盛頓大學教授 Matthew Yankowitz 說:「這種電子態的奇異之處在於,即使內部電子已凍結成穩定的陣列,但邊緣卻仍然能夠導電。這是傳統維格納晶體(Wigner crystal)所未曾展現的特性。」

這一發現的拓撲性質意味著,電子的行為並非由局部雜訊或材料缺陷決定,而是受到整體結構的約束,因此能為未來量子計算提供穩定的電子態基礎。

這項研究的影響不僅限於理論物理,它可能在量子資訊技術、先進材料科學以及儲能技術領域發揮關鍵作用。研究人員目前正探索如何將這種拓撲電子晶體與超導性結合,從而開發出新型拓撲量子位元(qubit),為下一代量子電腦奠定基礎。此外,這種內部絕緣但邊緣導電的特性,或將促成新型電子元件的誕生,在電氣工程及再生能源領域引發技術革新。

石墨烯的潛力仍在不斷挖掘,而這項發現標誌著科學家對量子物理學的理解邁入新階段,為未來量子計算技術與高性能材料的發展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 扭曲雙層石墨烯發現獨特量子狀態,內部絕緣、邊緣可傳導電流
  • Electrons Frozen Yet Free: A Quantum Breakthrough in Graphene
  • “扭曲石墨烯中的莫爾紋驅動的拓撲電子晶體”,作者:Ruiheng Su、Dacen Waters、Boran Zhou、Kenji Watanabe、Takashi Taniguchi、Ya-Hui Zhang、Matthew Yankowitz 和 Joshua Folk,2025 年 1 月 22 日,《自然》。 DOI: 10.1038/s41586-024-08239-6

首圖來源:AI生成


研磨方面 我們提供客製化調整,可以依加工需求調整比例已達最高效率

歡迎跟我們聯絡,我們會有專人為您解答

如有需要訂製報價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客服時間:周一至周五09:00~18:00

電話:07 223 1058

有想了解的題材或電話說不清楚的都歡迎私訊臉書~~

宏崴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onwaygroup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