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介绍
赛黄晶的英文学名「Danburite」源自于其发现地-美国康乃狄克州丹伯里(Danbury),中文命名是因其黄色晶体外观光泽、颜色表现与黄玉(早期黄玉名为黄晶)极为相似,故命名赛黄晶。 赛黄晶在美国宝石学院的教材中归类为稀有宝石品种之一。
赛黄晶产生于伟晶岩和富含低温热液的变质碳酸盐岩石中,在白云岩中与微斜长石及正长石共生,宝石级的赛黄晶有相当比例是来自冲积砂矿床。
赛黄晶晶体顶端是楔形,晶面有平行柱面(C轴)的纹理,其常见颜色:无色、浅黄色、褐色,少见粉红色与紫色,含有纤维状结构的赛黄晶可琢磨猫眼石。
(图一) 1
赛黄晶 Danburite
- 晶系:斜方晶系
- 硬度:7
- 比重:3.0
- 光泽:玻璃光泽
- 透明度:透明至不透明
- 颜色:黄、褐、粉红、无色、紫色
- 折射率:1.630~1.636
- 双折射:0.006
- 荧光:常短波皆发蓝色荧光
- 解理:不完全底面解理
- 特性:荧光性、吸收光谱常出现稀土谱
- 仿品:玻璃、另与黄玉、黄水晶相似
赛黄晶商业价值
赛黄晶颜色外观上与黄玉(托帕石Topaz)很像,甚至连折射率都很接近。 传统宝石学仪器鉴定下,赛黄晶的低比重、荧光性和低双折射率可成为重要判断参考。
大部分的赛黄晶石呈现灰色不透明状态,较普遍。 能够达到宝石级的透明色赛黄晶原矿产量相当稀少,而且原矿本身非常小,所以宝石级的赛黄晶一般多只能做成戒面和吊坠类型的成品。
过去曾被收藏者视为金刚石的替代品,但相对于钻石的替代品,对于赛黄晶的簇拥者来说,赛黄晶很大程度是一种收藏品而非制作成饰品。 保持它原来的模样,也是很多收藏者的偏好。
赛黄晶以目视微瑕以上即可,微量内含物并不影响其耐久性,鲜亮的黄色讨人喜爱,粉红色更显珍贵,猫眼现象石也相对少见,赛黄晶硬度与韧度皆在水准之上,耐久性好,无须特别保养。
照片出处: